《蛟龍行動》星期四(9月11日)在港正式上映,導演林超賢接受《巴士的報》專訪時表示,電影不僅融入現今與未來科技元素,更挑戰華語乃至東南亞電影從未嘗試過的高難度實景拍攝,打造了一個高科技「未來戰場」。 作為中國首部深海軍事巨製電影,《蛟龍行動》以10億人民幣打造,1比1真實還原潛艇「龍鯨號」,逼真呈現深海決戰。 身體力行實拍危險畫面 林超賢拍戲喜歡挑戰極限,「真做和假做,起碼我會看到區別。」他表示,每部戲都會有危險,更傾向於身體力行,從入行以來一直堅持這種風格。林超賢指,雖然現在會用不同技巧進行製作,如先拍攝演員反應,再拍爆炸場面,後期疊加畫面呈現,但真實感來自於演員的本能反應,「後面突然有隻船爆炸,你看演員神情,是真的呈現幾乎燒到他的驚險狀態,細微的肌肉反應,那種抖動是演不出來的。」 結合先進科技 如單兵飛行裝置及電磁干擾器 林超賢形容,做導演如同騎師,每次嘗試都能學到新東西,「騎一匹很順的馬無乜挑戰,但如果很難征服,就無論如何都要試一下。」正如今次《蛟龍行動》,主創團隊從零開始,參考多艘潛艇進行製作,當中結合不少先進科技,如單兵飛行裝置、電磁干擾器等,「其中有一個超導磁推進,在一兩個國家已經在實踐中,比較超前,所以也將這一元素放進今次電影中的潛艇裡。」 未來背景避現實顧慮 科技細節追求真實 林超賢表示,電影背景設定於「未來某天」,既避免過於寫實引起觀眾不安,也為科技想象留有空間。片中出現的機械狗攜帶機關槍、榴彈炮等武器,給「蛟龍小隊」成員帶來極大的壓迫感,這裡有著林超賢對未來的想象,「目前機械狗應用於搜索支援等,但往後發展就不一定了,所以你會看到它安裝了榴彈炮。」為還原真實軍事場景,劇組甚至在每位演員座位前設置屏幕,展示真實崗位所需的聲納、海圖等資訊。 林超賢打造過不少警匪片,如《証人》、《魔警》等,近年亦參與香港警察「守城」系列,談及警匪片與軍事題材,他認為雖然看上去都是「交鋒場面」,但仍有很大區別,「警察最重要的是捉人,並非置人於死地,但來到軍事層面,則是『我要解決你以完成任務』,不會考慮任何生命的問題。」 本身是軍事迷 但認為太空題材「也好玩」 作為一個軍事迷,林超賢常常看國外軍事電影,思考自己能達到怎樣的高度。早在《紅海行動》前,他就曾接觸空軍,但當時華語電影的科技尚未能滿足拍攝需求,「要知道自己的短處在哪,如果只是給國內觀眾看,他們可能覺得已經厲害,但自己是看過更高水平的,不能降低標準。」 談及未來計劃,林超賢認為太空題材「也好玩」,相對容易拍攝,「因為太空無重無污染,只有光和暗。」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構建想象空間,「點樣將想像世界與其他人有所分別,與其他人不一樣。」 作為較早走出香港到外地拍攝的導演之一,林超賢指是為了轉換視覺與思維,若每日都在同一個地方,很難進行創作,「要俾啲衝擊自己」,先前與警隊拍攝《守城》系列則十分符合這種心態,「離開時儲存情懷,一回來就做熟悉的東西,加上演員、裝備更新,很新鮮,因此又拍出《守城前傳》。」